韶峰景區:韶峰有八景,即韶峰聳翠、仙女茅庵、胭脂古井、塔嶺晴霞、石屋清風、頓石成門、鳳儀亭址、石壁流泉。
韶峰聳翠
峭壁插霄間,撲壓群山。簫韶流響白云關。絕頂才寬三五尺,秀挹天顏。 仙女去塵寰,石上苔斑。風梳雨沐綠云鬟。萬古頭顱新色相,月掛金環。
韶峰為韶山境內第一高峰。傳說舜帝巡視江南,見一峰奇麗險峻,遍地奇花異草、古樹蒼松,遂在此設立神殿。后來,人們在韶峰頂上建造一廟,叫“圣帝廟”,也叫“仙頂靈廟”。
仙頂靈廟另一說,唐時韶氏三女在此得道成仙,故韶峰又叫仙女峰。其實,按新的學術觀點看來,傳說遠古時,舜之二妃娥皇、女英曾尋夫而來,而韶樂本身就是早期文明時代祭祀日月山川女神的音樂,應該說仙女峰就是這種現象的遺存也是有道理的。
鳳儀亭址
樂奏九成期,瑞應于斯,亭空鳳去幾多時?破瓦頹垣天愛惜,煙幕云帷。 遠翥欲何之,琴瑟維持。高岡又長綠桐枝。圣德巍巍天地永,正好來儀。
相傳舜帝南巡時,命在此演奏韶樂,美妙動聽的音樂響起,瞬間百鳥和鳴,鳳凰翩翩起舞。舜帝在九嶷山升天后,鳳凰又飛回韶山。韶山的百姓便在鳳凰棲身的梧桐樹旁,修造了一座“鳳儀亭”。如今,鳳儀亭坐落在仙女庵的后面。
仙女茅庵
山深別有天,草木皆仙。茅庵丹灶筑當年。道成女子今何在?一座金蓮。 晨鐘暮鼓邊,驚醒塵緣。高僧無事抱云眠。何必普陀觀自在?面壁依然。
相傳唐時青州府有三女——韶氏、桓氏和
黎氏立身修道。一日,三女來到韶峰,見風光旖旎,景色宜人,她們在半山腰搭了個茅棚棲身。自此,為善積德,潛心修道,后來,修成正果,成道登仙。又有傳說,當地百姓為紀念舜帝二妃娥皇、女英而修造此茅庵。《毛氏族譜》中有《仙女庵記》,記述了這兩種傳說。
仙女庵建造在韶峰半山腰上,如今草廬茅舍依舊,大門門楣上依稀可見庵名。
胭脂古井
傳說舜帝二妃娥皇、女英在此路過,見一泉井,水平如鏡,便對水梳妝,一不小心,胭脂掉落井中,頓時井水呈粉紅色。胭脂古井即由此而來。據稱,在這里以水照鏡,姑娘變得更漂亮,小伙子變得更英俊,老年人則可返老還童。
石屋清風
為了防止鱖魚逃跑,圣帝用一只小巧玲瓏的玉石香爐鎮在鱖魚身上,只聽得大叫一聲,鱖魚化作一座山,這山正好擋在韶峰北面,這便是鱖魚峰。只是鎮在鱖魚仙身上的玉石香爐在魚脊上立腳不穩,香爐側倒過來,于是變成了一座石屋。石屋如今還在,它可容下20多人,石屋門是個方桌大小的洞口。人們走進石屋,清風撲面而來,使人心曠神怡。因此,人們叫它“石屋清風”。
頓石成門
塔嶺晴霞
石壁流泉
韶峰東面有一處瀑布,人稱石壁流泉。相傳是魚龍女鑿石引泉而得名。原來,洞庭湖中有一尾紅鯉,已修成龍體,并看中了獅子山頂的“金盆蓄水”處,與魚蝦為伴,自由嬉戲于水池之中。
一天,一個叫龐生的小伙子使魚龍女動了心,便變成一個美若天仙的少女同他相見。兩人一見鐘情,喜結伉儷。有一年,久晴未雨,田地干涸,顆粒無收,連百姓喝水都很困難,龐生決心為鄉親們解愁排難,出門找水。魚龍女亦隨同前往。他倆終于找到了一處長有苔蘚的石壁,魚龍女斷定那兒必有泉水相通。于是,不顧龍宮封旨,也不信難活七天的戒條,一心鑿壁引泉,引水拯救鄉親。魚龍女和龐生共干了三天三夜,石壁終于鑿穿。夫妻倆的行為,感動了地方諸神,天庭也聞知他們積德救民的功績,即派神靈下界,引渡魚龍女和龐生成仙而去。石泉流淌至今,常年不斷。
來源:韶山旅游網 www.0232.net.cn 轉載請說明出處!
發表評論
相關內容查看全部
Copyright(C) 2010-2020 527ss.com (韶山旅游)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授權,禁止轉載韶山旅游任何信息
精品韶山,專線經驗,專業操作,萬人選擇!韶山一日游天天發團,長沙市二環內上門接,承諾不滿意就退款的韶山一日游專線線路!
韶山旅游客服熱線電話:0731-85678026,15111433300 陳經理 (24小時) QQ:2323600844(業務咨詢)1486753189(網站鏈接)
韶山旅游攻略網提供長沙旅游,長沙到韶山一日游,韶山一日游,長沙到韶山旅游,長沙到張家界鳳凰旅游,長沙一日游等高品質的精品旅游線路
運營資質:云之夢旅游 旅游許可:L-HUN-01378
網站備案:
湘ICP備18021764號-7
版權所有:韶山旅游 技術支持:韶山旅游